跨國公司并購我國龍頭企業的趨勢近來有所加劇,一些地方政府在扭曲的政績觀的驅使下,爭相引入外資,導致我國一大批競爭能力強、正在高速成長的裝備工業龍頭企業被跨國公司控制,自主品牌和創新能力逐步消失,巨大的裝備制造市場正在被跨國公司占領。
2005年10月25日,又一起跨國并購在江蘇徐州落幕:我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被美國凱雷投資集團收購,凱雷集團以3.75億美元(約合3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徐工機械85%的股權。
此前,全球最大的機械設備制造商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收購了山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后,又把目光轉向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占據中國裝載機市場份額第一的廈門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一旦卡特彼勒公司競購廈工集團成功,它在我國裝載機市場的壟斷地位必將形成,我國裝載機市場上幾十年積累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品牌將消失。
在油嘴油泵行業,德國博世公司收購我國油嘴油泵行業的龍頭企業江蘇無錫威孚有限公司后,我國的油嘴油泵行業幾乎全部被跨國公司并購、控股,經過多年建立的技術中心被撤銷、合并。
在軸承行業,西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國軸承行業首家上市公司,4年前,西軸與世界第三大軸承公司德國FAG公司合資,兩年后合資公司變成了德方獨資企業。由于合資,企業讓出了經營了多年的鐵路貨車軸承的品牌,失去了占中國鐵路貨車軸承25%的市場。在化工領域,錦西化機這個在中國化工機械行業占舉足輕重地位的企業,已與跨國巨頭西門子合資,未來的局面將是:錦西化機的透平機械核心技術被西門子取走,國內大型化肥設備的維修要看西門子的“臉色”。此外,我國重點行業的一批排頭兵企業--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有限公司、濰坊柴油機有限責任公司等也都被跨國公司緊緊“咬住”不放。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認為,當前外企進入中國機械制造業的力度、深度、廣度和所追求的目標,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其目的已不僅僅是占領中國市場,也在把中國的機械制造業納入其全球產業鏈,是要從根本上消除將來中國企業與之一爭高低的可能。